SkyWalking v10 APM 原生數據庫發布:革新云原生環境中的監控與部署
在當今云原生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,現代應用程序的架構日益復雜。微服務、容器化以及動態編排工具廣泛應用,傳統的監控方法往往難以應對復雜多變的環境,尤其是在處理頻繁的變更和復雜的服務交互時顯得力不從心。
云原生環境要求監控工具具備更高的靈活性和效率,以適應快速迭代和動態擴展的需求。 面對這些挑戰,Apache SkyWalking 團隊推出了其第十版應用性能監控(APM)解決方案——SkyWalking v10。這個版本不僅在功能上進行了全面升級,還引入了全新的 APM 原生數據庫,為解決復雜多層次環境中的監控問題提供了革命性的支持。 云原生環境要求監控工具具備更高的靈活性和效率,以適應快速迭代和動態擴展的需求。 SkyWalking v10 的發布,標志著監控技術的一次重大飛躍。通過創新的設計和優化的性能,SkyWalking v10 能夠更好地滿足現代云原生應用的監控需求,使開發者和運維團隊能夠更加高效地掌控和優化應用性能。 2024年6月28日-29日,第二十三屆 GOPS 全球運維大會暨 XOps 技術創新峰會 2024 · 北京站即將舉行。 來自 Tetrate 創始工程師、SkyWalking 創始人吳晟先生將帶來《SkyWalking v10 APM 原生數據庫發布與云原生下復雜部署關系的識別》主題演講,與聽眾分享如何使用 SkyWalking 新概念,更好進行復雜多層次環境下的監控。 演講主題:SkyWalking v10 APM 原生數據庫發布與云原生下復雜部署關系的識別 吳 晟 Tetrate 創始工程師 SkyWalking 創始人 聽眾收益 1、了解在云原生條件下,監控面臨的挑戰 2、了解 SkyWalking 提出的新版本和新概念,以及如何使用新概念,更好進行復雜多層次環境下的監控 3、傳統存儲的問題和消耗,APM 原生數據的起因、發版和首次發布 議題簡介 如今典型的中國現代云原生應用,大多會采樣容器+云基礎設施+自建服務的混合模式。 如使用 Java 作為常用語言依托 Spring 構建分布式服務,并采用 docker 容器部署到 AWS EKS 上,并同時依賴 S3,DynamoDB,RDS(MySQL) 樣的云上服務,以及自建的 Kafka,MongoDS, Redis 集群。 這是一個復雜的現代架構體系,從底層的 EC2(Linux),EKS,云服務,分布式應用和依賴的開源/閉源服務,構成一個復雜的拓撲結構。 這個拓撲結構不僅存在的調用依賴,還存在部署上的上下級依賴。 在本次分享中,我們會通過 Apache SkyWalking v10 中 layer 以及 service hierarchy 的特性,區分收集到的不同監控源的數據。 包括傳統的探針,最新火熱的 ebpf 探針,OpenTelemetry Collector 的 AWS-Distro 分發版本,以及 AWS 自帶的 CloudWatch+OTEL 數據管道,構建一套整合多數據源的統計多層次拓撲分析。 包括基礎設施(EC2)層,EKS 的節點性能以及網絡性能,服務性能,服務與 AWS 服務依賴關系等多種視角,一體會的展現復雜的依賴關系,并統一化的管理 SLO 告警。 同時,在 SkyWalking 專有的 BanyanDB 數據庫加持下,可以借助 S3 和 EBS, 進一步優化監控數據的存儲效率,保證在支持上百個服務的環境中,消耗依然是可接受的。